梦远书城 > 朱自清 > 中国歌谣 | 上页 下页
山歌(1)


  此处所谓山歌,是指其狭义而言,七言四句是它的基本形式。就这种体制而论,山歌之起源,不能早于唐代。因为“唐以绝句为乐府”。“开元天宝以来,宫掖所传,梨园子弟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王士祯语)而七绝尤盛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山歌是《竹枝词》,发见的时候,已在中唐,其受七绝的影响,似乎是显然的。但第二章中所引刘三妹传说,说刘三妹是始造歌者,而她是唐中宗时人。那么,山歌之起是在初唐了。但此系传说,未可尽信;但由此可知传说所说山歌起于唐代,与我们所知,有相合处。至山歌之名,亦似中唐才有。李益诗云,“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白居易《琵琶行》云,“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啁哳难为听。”这里的“山歌”二字,大概都指的是《竹枝词》。

  一 《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引云:“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未详何年,待检),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伦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由这一段引言里,我们知道《竹枝词》的产生地是四川。歌时有许多人,故曰“联歌”;这像是新年的一种娱乐。歌有乐器,有舞容,与后之山歌仅为徒歌者不同。“以曲多为贤”,是指竞歌,后世称为“歌试”。声调不甚高,其卒章如吴声。内容则以言情为主。刘所自作,则述风物及方俗、人情,或为原歌内容的另一部分,或由刘另行取材,均不可知。刘后又有《竹枝》二首,其一云: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以晴影情,正是谐音词格,巴渝本与《西曲》盛行的荆郢樊邓等处相近。疑《竹枝》颇受《西曲》或《吴歌》的影响。以内容、声调及谐音词格言之,皆有似处。而顾况《竹枝词》有云: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白居易也有《竹枝词》四首,兹录三首如下: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日尚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间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刘禹锡?)

  以上都说竹枝音之哀苦,幽抑曼长,正所以助其哀苦之情。至于夜中月下,也只是加一倍写悲苦罢了。但两家诗里皆以猿声相比。《水经注·江水》篇记三峡有云:“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谓“凄异”“哀转”也正是曼长哀苦之意。上文曾说《吴歌》声调的特色是哀苦,《竹枝》也是如此,其受影响,显然可见。《竹枝》也可徒歌,前引李益诗及白居易诗可证。又刘禹锡诗云,“几人连蹋竹歌还”,“竹歌”当即《竹枝》。至于《竹枝》称山歌,理甚易明,因巴蜀多山,故以为名。又刘作据《全唐诗》云,“武陵谿洞间悉歌之”,那么,也成为歌谣了。(参看白居易《竹枝词》)

  《竹枝》的唱法,可考者,是《花间集》中所载荆南孙光宪的《竹枝》二首,其一云:

  门前流水(竹枝)白苹花(女儿),
  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万树《词律》载此,说“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杜文澜云,刘禹锡“《竹枝》新词九章,原无和声。后皇甫松、孙光宪作此,始有竹枝、女儿为随和之声。枝,儿叶。”杜说未必是;或者有和声而未记出,亦未可知。《竹枝》受《吴歌》《西曲》影响,那两种都有送声或和声;《竹枝》之有和声,自在意中。日人盐谷温并加一解说,“竹枝”大概是歌者执以节歌的。(《中国文学概论讲话》译本一五一页)此语亦可解释《竹枝词》得名之由,但苦无佐证。

  《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人所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竹枝》同时,有《杨柳枝》,是白居易翻旧曲、作新词(据王灼《碧鸡漫志》),大概受了刘禹锡的影响。后人便沿作《杨枝词》或《柳枝词》。南宋叶适更仿《竹枝词》作《橘枝词》,清顾涑园作《桃枝词》,近有人作《桂枝词》、《松枝词》,又有人纪日本风俗作《樱枝词》,皆是模仿《竹枝词》的。(据胡怀琛先生《中国民歌研究》五五页)

  二 五代至宋的《吴歌》 释文莹《湘山野录》云:“开平元年,梁太祖即位,封钱武肃镠为吴越王。……改其乡临安县为临安衣锦军。是年,……为牛酒,大陈乡饮。……镠起执爵于席,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曰: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吴越一王兮驷马归,临安道上列旌旗,碧天明明爱日辉。父老远近来相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斗牛光起兮天无欺。

  时父老虽闻歌进酒,都不知晓。武肃亦觉其欢意不甚浃洽,再酌酒高揭吴音唱山歌以见意,词曰:

  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

  歌阕,合声赓赞,叫笑振席,欢感闾里。今山民尚有能歌者。”袁褧《枫窗小牍》也记此事。末云,“至今狂童游女,借为奔期问答之歌,呼其宴处为欢喜地。”文莹是北宋人,袁褧是南宋人。可见这歌直到南宋还流行,而且已成为情歌了。大概钱镠作此歌,也是模仿当时民间的山歌,所以本来就很有情歌的味儿。这虽是个人的歌,但因为可以从它知道当时及宋世山歌的大概情形,所以详述于此。歌系七言三句,与山歌一般形式略异。

  宋人话本有《冯玉梅团圆》一种,其中引吴歌云: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它州。

  并称“此歌出自我宋建炎(高宗)年间,述民间离乱之苦。”钟敬文先生说这是当时对山歌的前半章——即发问者的唱词。若是的,这便是现存的最早的对山歌了。但以现在的对山歌论,发问的歌词,都是平列的四句,一句一事,各不相涉。这里的四句,意思却是连贯的。究竟是否真如钟先生所说,还待研究。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