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鲁迅 > 鲁迅书信 | 上页 下页
1934年12月11日致杨霁云


  霁云先生:

  《集外集》稿,昨已寄出,不知已收到否?十日来信,顷收到。

  钟敬文编的书里的三篇演说〔1〕,请不要收进去,记的太失真,我自己并未改正,他们乱编进去的,这事我当于自序中说明。《现代新文学……》序〔2〕,不如不收,书已禁止,序必被删。

  《南腔北调》失收的有两篇,一即《选本》,议论平常,或不犯忌,可收入;一为《上海杂感》〔3〕,先登日本的《朝日新闻》,后译载在《文学新地》〔4〕上,必被检掉,不如不收;在暨南的讲演〔5〕,即使检得,恐怕也通不过的。

  一九三一年〔6〕到北平时,讲演了五回,报上所登的讲词,只有一篇〔7〕是我自己改正过的,今寄上,或者可用;但记录人名须删去,因为这是会连累他们的,中国的事情难料得很。录出后,原报仍希掷还。

  匆复,并请旅安。

  迅顿首 十二月十一日

  〔1〕三篇演说指收入《鲁迅在广东》一书中的《鲁迅先生的演说》、《老调子已经唱完》、《读书与革命》。

  〔2〕即《〈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后收入《译文序跋集》。《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日本片上伸著,鲁迅译,一九二九年四月上海大江书铺出版,一九三四年二月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3〕《上海杂感》即《上海所感》,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4〕《文学新地》“左联”有关刊物,上海文学新地社编辑,一九三四年九月创刊,仅出一期。

  〔5〕在暨南的讲演指《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后收入《集外集》。

  〔6〕应为一九三二年。

  〔7〕指《今春的两种感想》,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