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胡适 > 胡适考证集 | 上页 下页
吴敬梓年谱(7)


  (三)后记

  先生有子三人(金诗,又程传),长即吴烺,馀二子不可考。

  先生所著的书,《全椒志》载有

  《诗说》      七卷,

  《文木山房诗文集》 十二卷,

  《儒林外史》    五十卷。

  金和跋《儒林外史》,说:

  《诗说》七卷。诗文集及《诗说》俱未付梓(余家旧藏抄本,乱后遗失)。是书(《儒林外史》)为金棕亭先生官扬州府教授时梓行。自后刻本非一。先生著书皆奇数;是书本五十五卷。于琴棋书画四士既毕,即接《沁园春》一词。何时何人妄增“幽榜”一卷?……宜删之。

  金和的话也有小错。(1)诗文集有两本:先生四十岁左右曾刻过一本,凡赋一卷,诗二卷,词一卷,共四卷;后附吴烺诗词各一卷。此本无先生四十岁以后的诗词。此外尚有一种全集,即《全椒志》所记之十二卷本。王又曾《书〈文木山房诗集〉后》十首之一云:

  古风慷慨迈唐音,字字卢仝月食心。但诋父师专制举,此言便合铸黄金。

  原注云:

  “如何父师训,专储制举材!”诗中句也。

  这两句极有关系的诗,我的一部《文木山房集》里竟没有。可见此本不曾收先生晚年的诗。(2)无论诗文集四卷或十二卷,这都是偶数,金和“先生著书皆奇数”的通则,已不能成立了。况且《儒林外史》原本止有五十卷,程晋芳和《全椒志》都是如此说的。同治年间的六十回本固是后人增加的;五十六回本的末一回,确如金和所说,是后人增加的;馀下的五十五回之中,大概还有后人增加的五回。

  金和说,《儒林外史》是金兆燕做扬州府教授时刻板印行的。金兆燕于乾隆三十三年做扬州府教授,直做到乾隆四十四年(1768—1779)。这部书当是这十年内刻的,是为初刻本。初刻本和原稿本有什么异同,初刻本是否五十回,这两个问题我们都不能解决了。现存的最古本是嘉庆丙子(1816)的五十六回本(就是汪原放君这一次标点的底本)。到了七十年后,光绪十四年(1888)的补本出现,方添了四回,叙沈琼枝的事,共六十回。

  《诗说》七卷,大概先生死时尚无刻本,故王又曾诗有“《诗说》纷纷妙注笺,好凭枣木急流传”的话。不知后来有无刻本。

  关于《儒林外史》的书,有下列的各种:

  (1)《儒林外史评》二卷。此书是天目山樵的评语和当涂黄小田的评语合刻的;有光绪乙酉(1885)刻书者当涂黄安谨的序。

  (2)《儒林外史评语》。南汇张文虎啸山著。未见。朱记荣《行素堂目睹书录》丙四十二载有此书。

  本篇的参考书举要:

  (1)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四卷,附吴烺诗词各一卷。有上海唐时琳,会昌吴湘皋,上元程廷祚,仪征方嶟,江甯黄河,江都李本宣,山阴沈宗淳的七篇序。以方、黄二序考之,是书大概刻于乾隆五年左右。

  (2)程晋芳,《勉行堂全集》,诗二十四卷,文六卷。嘉庆戊寅(1818)刻。

  (3)严长明,《严东有诗集》十卷。宣统辛亥(1911)长沙叶德辉刻。

  (4)金兆燕,《国子先生全集》,古文十卷,骈文八卷,诗抄十八卷,词抄七卷。道光丙申(1836)刻。

  (5)《全椒县志》十六卷。民国九年排印。

  此外如《疑年录》四种,《明清进士题名录》等,不备举了。

  十一,十一,三

  (原载1922年12月3日至1923年5月13日《努力周报》第31、33、34、38、39、45、47、52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