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日月部汇考一(1)


  ▼《易经》

  《离卦》:日月丽乎天。

  《丰卦》: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系辞上传》: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大全〉进斋徐氏曰:“天文焕烂,皆悬象着明也,而莫大乎日月。”

  《系辞下传》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大全〉程子曰:日月常明而不息,故曰“贞明。”

  又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大全〉临川吴氏曰:“因日之往而有月之来,因月之往而有日之来,二曜相推以相继,则明生而不匮。”

  ▼《书经》

  《周书洪范》

  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疏〉日月之行,四时皆有常法,变冬夏为南北之极,故举以言之。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喻人君为政,大小各有常法。张衡、蔡邕、王蕃等说,浑天者皆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体圆如弹丸,北高南下。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极去南极直径一百二十二度弱,其依天体隆曲。南极”去北极一百八十二度,强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春分日行赤道,从此渐北。夏至赤道之北二十四度,去北极六十七度,去南极一百一十五度。日行黑道,从夏至以后日渐南,至秋分还行赤道,与春分同。冬至行赤道之南二十四度,去南极六十七度,去北极一百一十五度,其日之行处谓之“黄道。”又有月行之道,与日道相近,交路而过,半在日道之里,半在日道之表。其当交则两道相合,交去极远处,两道相去六度。此其日月行道之大略也。

  ▼《诗经》

  《邶风日月章》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传〉“日始月盛”,皆出东方。

  ▼《周礼》

  《春官》

  《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

  〈订义〉王昭禹曰:“日为阳而实,故致于长短极之时;月为阴而阙,故致于长短不极之时。”郑康成曰:“冬至日在牵牛,景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此长短之极,极则气至。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分日在娄,秋分日在角,而月弦于牵牛、东井,亦以其景知气至否。”陆佃曰:“黄道北至东井,南至牵牛,东至角,西至娄;夏至日在东井而北,近极则晷短,而表景尺五寸。冬至日在牵牛而南,远极则晷长,而表景丈三尺。春分日在娄,秋分日在角,而中于

  “极星,则晷中而表景七尺三寸。”夫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升故为温为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则为凉为寒。若日失节于南,则晷过而长为常;寒失节于北,则晷退而短为常。燠!此四时致日之法也。月之九行在东西南北,有青白赤黑之道各二,而出于黄道之旁。立春春分,月循行“青道,而春分上弦在东井。立冬、冬至,北旋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古之致月,不在立而常在二分,不在二分之望而常在弦者,以月入八日与不尽八日,得阴阳之正平故也。然日之与月,阴阳尊卑之辨,若君臣然。观“君居中而逸,臣旁行而劳,臣近君则威损,远君则势盛,威损与君异,势盛与君同。”月远日则光盛,近日则光缺,未望则出西,既望则出东,则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之说,盖足信也。

  以辨四时之叙。

  〈订羲〉郑锷曰:“辨’字本亦作,辩说者,谓见景之至否,可以辩说其晷刻,以正闰余,使四时之叙无有差忒。

  黄氏曰:“夏至日景极长,冬至日景极短,春秋分。”

  平日景平则日亦平致,言长短与平,各至其数,四时之气定矣。于是而置闰,所谓“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也。

  ▼《礼记》

  《月令》

  季冬之月,“日穷于次,月穷于纪。”

  〈注〉次,舍也。纪,会也。〈疏〉“日穷于次”者,谓去年季冬,日次于元枵,从此以来,每引移次他辰,至此月穷尽,还次元枵。“月穷于纪”者,去年冬季,月与日相会于元枵,自此以来,月与日相会在于他辰,至此月穷尽,还复会于元枵。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