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名家 > 向恺然 | 上页 下页
不肖生简介

向恺然 向恺然 向恺然

  不肖生(1890~1957),原名向逵,字恺然,湖南平江人,故署平江不肖生,现一般多称“平江不肖生”。小说家、武术家。为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被称为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他从小文武兼修,文学、武术,两者均有深厚造诣。曾两度赴日留学,1915年出版《留东外史》成名,1922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

  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响,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又善于编故事,因此很有看头。但他常常信手写来,前后滔滔不绝而缺乏连贯,有结构松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尤其是江湖与武林的迷幻离奇,开启了和旧的侠客传奇大为不同的新面目, 这是始终不可撼动的。
  
  ***
  
  1890年生于湖南湘潭。其祖父贵柏以经营伞厂致富。其父碧泉为秀才。向恺然5岁开始读书。11岁全家迁回平江。

  14岁考入长沙高等实业学堂,次年因参加公葬革命党人陈天华风潮而被开除学籍。于是变卖田产,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日留学,入宏文学院。

  1913年毕业回国,因家道中落,赴岳州任洞庭制革厂书记,该厂经理为湖南省军事厅厅长程潜兼任。同年“二次革命”起,向恺然任湖南北伐第一军军法官。失败后逃亡日本,考入东京中央大学经济系。

  1914年开始撰写长篇小说《留东外史》,年余完成。1915年回国,加入中华革命党江西支部,并在江西革命总司令董福开手下工作。袁世凯病死,向恺然脱离军界,寓居上海,开始撰写《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等武侠小说。

  1917年返回湖南,第三次进入军界,任三十六军军部秘书。

  1919年去职居北京,受聘为奉天《辽宁新报》特约小说撰述。

  1920年移居上海,仍以卖文为业。

  1932年回湖南,创办国术训练所和国术俱乐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向恺然第四次进入军界,任二十一团军总司令廖磊的总办公厅主任;因驻军安徽,兼任安徽学院文学系教授。

  1948年任湖南省政府参议。

  1949年8月随程潜将军起义。

  开国后任湖南省文史馆员和政协委员,有《百鸟朝凤》等作品发表。

  以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的《留东外史》,是向恺然的处女作,亦是近代这类小说的第一部,作者从此步入文坛并一鸣惊人。他写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以此著名于文坛,成为中国早期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江湖奇侠传》家喻户晓,据此改编的电影《火烧红莲寺》更红极一时。其他如《江湖大侠传》、《江湖小侠传》、《江湖异人传》、《现代奇人传》、《玉玦金环录》、《铁血英雄传》等也流传甚广。此外尚有小说《留东新史》、《留东外史补》、《留东艳史》等,以及有关国术的杂记《猎人偶记》、《拳术见闻录》、《拳术传新录》、《拳师言行录》等。总计成册者可达20余部,短篇更不胜枚举。晚年曾拟撰写《中国武术史话》,因病辞世,不果。

  ***

  向恺然14岁考入长沙高等实业学堂,不到一年,即因纪念蹈海的陈天华,被开除学籍。旋即东渡留学。后返国,曾任倒袁运动的北伐军第一军法官,讨袁失利,再次赴日。先后进入华侨中学与法政大学,他文学和武术的事业都从这里开始。武术方面,他与日本柔术家、剑术家颇有交往,功夫大进,1932年他应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聘,回湖南创办国术训练所和国术俱乐部。 

  抗战后,向恺然辞去秘书一职,随桂系廖磊去安徽,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办公厅主任,并兼安徽省政府顾问、安徽大学文科教授、省政府参议等职。

  1947年冬,刘伯承部进军大别山,进攻安徽立煌县(今金寨县),向恺然被俘,审查经历清白而释放,他择道蚌埠、南京返回湖南。当时,正值程潜主持湖南政界,向恺然遂随程潜一道起义,其后被安置在省文史馆及政协任职。1957年68岁时准备撰写《中国武术史话》时不幸患脑溢血在长沙去世。

  他是现代著名的武术活动家。他的武术理论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术见闻录》《拳术传薪录》《拳师言行录》、《拳经讲义》等专著。

  他的文学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未进学校而日事浪游,对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级妓院)和下层社会颇为熟悉,写成清末留日学生恶现状的谴责小说《留东外史》,但回国以后,书局仅仅允诺每千字给三角稿酬,打击了他的积极性。

  1922年,应世界书局之约,他开始专心从事武侠创作。武侠处女作《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名震大江南北。一炮打响,一再续写,奠定了他在现代武侠中的地位。

  他在上海,不喜交游应酬,和一妾、一狗、一猴居住在一处很窄的小楼中,每到半夜,便开始动笔,一直写到天亮。用蝇头小楷写在不到一尺的纸上,每行可写一百四五十到一百七八十字,却是笔直一线,为现代文人中的奇观。

  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响,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又善于编故事,因此很有看头。但他常常信手写来,前后滔滔不绝而缺乏连贯,有结构松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尤其是江湖与武林的迷幻离奇,开启了和旧的侠客传奇大为不同的一副新面目, 这是始终不可撼动的。

  现代武侠小说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思想,都是从平江不肖生这里开始的,有的是别人开始,到他这里加以发扬光大。 南派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所作《江湖奇侠传》风靡一时,读者甚众,《江湖奇侠传》一书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后来《江湖奇侠传》被上海明星影业公司拍摄成电影《火烧红莲寺》,连拍十八集,放映时造成万人空巷情势,影响更大。平江不肖生另外还撰有十三部武侠小说,其中《近代侠义英雄传》最有价值,书中人物大刀王五、霍元甲、赵玉堂、山西老董、农劲荪等都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

  ***

  向恺然,名逵,笔名不肖生(1889~1957),湖南平江人,故署平江不肖生。14岁考入长沙高等实业学堂,只读了一年,即因闹公葬陈天华的风潮,被学校开除学籍。当时凡受悬牌开除处分者,很难再考取其他学校,他于是萌动了东渡留学的志愿。1907年赴日,入东京弘文学院,两年毕业,离日返国后,参加倒袁运动,任北伐军第一军军法官。讨袁失利,第二次赴日,据宋痴萍回忆:“岁壬子(即1912年),子佐屯艮治《长沙日报》,一夕恺然来访,携所著拳术讲义一卷授予曰:行且东渡,绌于资,此吾近作,愿易金以壮行色。”《拳术》一书先连载于《长沙日报》,后由中华书局出版(附《拳术见闻录》,署名向逵)。二次东渡时入东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1914年开始撰写《留东外史》,1916年5月用不肖生笔名初版发行。

  包天笑为他作传时说:“据说向君为留学而到日本,但并未进学校,却日事浪游,因此于日本伎寮下宿颇多娴熟,而日语亦工。留学之所得,仅写成这洋洋数十万言的《留东外史》而已。”这段话与不肖生的自我陈述大致相近:“不肖生自明治四十年即来此地……用着祖先遗物,说不读书,也曾进学堂,也曾毕过业,说是实心求学,一月有二十五日在花天酒地中,近年来,祖遗将罄,游兴亦阑,已渐渐有倦鸟思还故林之意,只是非鸦非凤的在日本住了几年,归得家去,一点儿成绩都没有,怎生对得住故乡父老呢?想了几日,就想出著这部书作敷衍塞责的法子来。”人们往往用这段话来解释他为何自嘲“不肖生”。但后来当有人问及他的笔名之由来时,他说:“天下皆谓我大,夫惟大,故不肖。”(天下人都称道我伟大,伟大而不像任何一物样子。正是由于不像任何一物样子,所以才能够伟大。语出老子《道德经》。)相信前一说的人认为,这是他成名后的“更正”,可能原意并非如此。(285旁白:岳阳话里,不肖生发音跟“百晓生”相近。不知向大师有没有这层意思?)

  由于《留东外史》一书,“得罪人多,称呼人少”,以致作者自日本回国后,一直坎坷潦倒,只好赋闲于上海卖文为生。包天笑在《钏影楼笔记(六)》中所说的也大致相仿:“回国以后,颇见困窘,乃以此稿本送某书局。某书局仅发每千字酬银三角,向君当然不愿意。但后来乃让某书局出版。其价值当然也不甚高。”据宋痴萍说,向君常与人谈及,“然得名之《留东外史》,饱受书贾抑勒,言之犹有余憾。”《留东外史》出版后颇受欢迎,其后又续撰了《留东外史续集》、《留东外史补》、《留东新史》、《留东艳史》等作品。

  1922年,包天笑请向恺然为其主编的《星期》写稿,向答应写了一种《留东外史补》,还有一种《猎人偶记》;1923年1月不肖生在《红杂志》二十二期上开始发表《江湖奇侠传》,《红》杂志改版《红玫瑰》后,仍陆续连载;同年6月在《侦探世界》上连载《近代侠义英雄传》。包天笑说:“这个《猎人偶记》很特别,因为他居住湘西,深山多虎,常与猎者相接近,这不是洋场才子的小说家所能道其万一的。”“后来为世界书局的老板沈子方所知道了,他问我道:‘你从何处掘出了这个宝藏者。’于是他极力去挖取向恺然给世界书局写小说,稿资特别丰厚。但是他不要像《留东外史》那种材料,而要他写剑仙侠士之类的一流传奇小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意眼……”

  《江湖奇侠传》流传愈广,平江不肖生名声益震。1928年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将《江湖奇侠传》改编为《火烧红莲寺》第一集。“五月,正式上映,哄动一时,大收旺台之效;同年拍摄二、三集……十八年(1929),拍摄四至九集。十九年(1930),拍成十至十六集。二十年,续拍十七、十八集;《火烧红莲寺》艺术价值不高,开中国电影史武侠神怪片之先河……”《中国电影发展史》中说:“据不十分精确的统计,1928—1931年间,上海大大小小的约有五十家电影公司,共拍摄了近四百部影片,其中武侠神怪片竟有二百五十部左右,约占全部出品的60%强,由此可见当时武侠神怪片泛滥的程度。武侠神怪片的第一把火是明星影片公司放的,……于是红莲寺一把火,‘放出了无量数的剑影刀光’,‘敲进了武侠影戏的大门墙’……”

  从《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的连载起始至《火烧红莲寺》的盛极一时,是作为作家的平江不肖生的黄金时代。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向恺然应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聘,回乡兴办国术,任湖南国术俱乐部、湖南国术训练所秘书。 抗战后,随桂系廖磊去安徽,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总办公厅主任,并历任安徽省政府(省副主席廖磊)顾问、安徽大学文科教授等职。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下,解放安徽立煌,向恺然被俘,审查后释放,经蚌埠、南京而回湖南。“那时,正值程潜将军主持湖南政界。恺然先生随程主席一道起义,并安置在省文史馆及政协任职。”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