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名家 > 王昌龄 | 上页 下页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后闾丘晓因延误军期被杀。临终前以父母年老求饶,主帅张镐说:“那么,王昌龄父母又谁来赡养呢?”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代表作有《出塞》《闺怨》《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王昌龄生平史载不详,大致简历如下】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出生于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四十二岁,遇赦北还。

  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海鲜背疽复发而亡。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天宝三载甲申(744),四十七岁,在江宁丞任。四月曾因事暂至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过从。

  天宝七载戊子(748),五十一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同年,昌龄乃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天宝十五载、唐肃宗至德元载(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丙申(756),五十九岁。约在此年离开龙标,还乡。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约在七、八月后,有《留别司马太守》《留别武陵袁丞》等诗为证。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六十岁。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杀害。

  【闾丘晓到底为什么要杀他。查不到相关记载。大体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其实有时秀才遇上野蛮人,也真不屑讲。王昌龄60岁了,虽只是芝麻小官,但毕竟名满天下,骨子里肯定是傲气的,而且又素来不注意小节。闾丘晓脾气也是很不好,在这“刀火之际”,单是看他心里瞧不起人,就可以趁乱世砍了他。阿弥陀佛,这一点,在这太平盛世里,老衲也深有体会。】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