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成大 > 吴郡志 | 上页 下页
古迹(10)


  石射堋,在石城山。有石鼓,鼓呜即有兵。山有石马,望如人骑。

  东城,昆山《古图经》云:县故有城,在县东三百步,今县东,犹谓之东城头。近岁,耕者于东寺之后,多得古城砖及铜箭镞。

  神运殿基,即昆山慧聚寺殿。事具“慧聚寺”门。

  龙柱,昆山慧聚寺柱也。梁张僧繇画龙其上,其后数出在江湖中,僧繇又画铄铄之。唐会昌中废佛寺,柱留人郡中。寺复,郡以柱还寺。横合于殿东问楣上,余犹及见之。淳熙中,寺火,柱亦随烬。

  乌夜村,晋穆帝后,何淮〔准〕女。寓居县南,产后于此。将产之夕,有群乌夜惊于聚落,尔后乌更呜,众共异之。及明,大赦。

  北禅院,晋戴颢旧宅,后为唐司勋陆郎中宅。皮、陆《北禅联句》云:“献蒸何处避,来人戴颢宅。”龟蒙又有《游北禅》诗云:“居士只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

  支遁庵,在南峰。古号支硎山,晋尚僧支遁常居此。剜山为宠,甚宽敞。相传有村妇生子于中,庵顶遂中裂。道林又尝放鹤于此,今有亭基。道林喜养骏马,今有白马磵,云饮马处也。庵傍石上有马足四,云是道林飞步马迹也。

  放鹤亭(见上)

  白马磵(见上)

  马迹石(见上)

  般若台,在吴县西二里,晋穆侯何准舍宅置。东北角有般若桥,时人呼作朱明寺桥是也。(《吴地记》)

  金昌亭,在昌〔闾〕门。宋少帝,景平二年废为营阳王,幽于吴郡。徐羡之等使邢安泰弑帝于金昌亭,帝有勇力,不即受制,突走出昌〔阊〕门,追以门关踣之。此云走出昌〔阊〕门,则亭尚在城中。陆龟蒙又谓:梁鸿墓在金昌亭下一里,又似在城外。恐在今城,有少迁徙耳。

  梁双殿,在虎丘寺大殿前。二小殿相对,最为古迹。淳熙中,有僧庸凡,而好修造,始尽毁之。好事者至今以为恨。钱氏广陵王在姑苏,不喜追游,不事园苑。惟每游虎丘山寺,前路引望,则喜动颜色。比至山,必规画修缮,今寺多其经意处也。

  越公井,今在治平寺前山冈上。径一丈八尺,石栏如屏绕之。上有刻字,多不可辨。又有唐广明元年,僧茂干《述大唐楞伽殿后》、《重修吴朝大井记》,略云:惟兹巨井,吴志坐当横山艮位,越来溪西百步。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筑城创斯井焉。时屯师孔多,日饮万人。迩来三百余年,邑则可改,其道不革。按:此即是杨素井。盖素既平陈,尝迁吴郡于山下,至今谓之新郭。茂干《修井记》题首乃云:吴朝大井,盖传袭之误,僧辈不能辨也。楞伽寺。今名宝积寺。与治平为邻,又知古只一寺,井正在楞伽殿后也。井记又云,寺创于乾元元年。

  白公桧,唐白乐天手植。在州宅后,汝光亭前水中。政和初已槁瘁,高不满二丈。后为朱冲取献京师,死道中,乃以他桧易之,禁中初不知也。今池中复植一株。(《石林避暑录》)

  虎丘寺古杉,在殿前,相传为晋王瑉所植,唐末犹在。形状甚怪,不可图画。皮日休称其死(抱)奇节,不知雨露之可生,即是时已枯。日休诗曰:“种日逢晋,枯来必自隋。”陆龟蒙亦曰:“后雕依佛氏,初植必僧弥。”寺盖王氏别墅,僧弥,瑉小字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