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天河部杂录


  《孝经援神契》:“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孝经内事》:“天子得云台之礼,则河行不离其常。河若离常,则有决溢之忧。”

  《列子殷汤篇》:“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庄子·逍遥游》篇: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张衡《灵宪》,水精为汉。

  《东观奏记》:“武帝好长生久视之术,宫中筑望仙台,势侵天汉。”

  《晋书·皇甫谧传释劝论》:“时清道真,可以冲迈,此真吾生濯发云汉鸿渐之秋也。”

  《太清记》:翰曰:牵牛郎何在?女曰:“河汉阻隔,不复相开。”

  《汉中志》:“汉有二源,其应上昭于天。”又曰:“惟天有汉。”

  《世说新语》:谢公云:“圣贤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颜氏家训》:“天汉悬指,那不散落,水性就下,何故上腾?”

  《唐书·李昭德传》:“昭德怙权,鲁王府功曹参军丘愔上疏曰:‘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玄真子·涛之灵篇》,“天文皎夜而为汉。”

  《因话录》:《汉书》载张骞穷河源,言其奉使之远,实无天河之说。惟张茂先《博物志》说:近世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遣问严君平,云“某年某月某日,客星犯斗牛”,即此人也。后人相传云,得织女支机石,持以问君平,都是凭虚之说。今成都严贞观有一石,俗呼为“支机石”,皆目云当时君平留之。宝历中,余下第还家于京洛,途中逢官差递夫舁张骞槎,先在东都禁中,今准诏索有司取进,不知是何物也。前辈诗往往有用张骞槎者,相袭谬误,纵出杂书,亦不足据。

  《蠡海集》:天之色苍苍然也。而前辈曰丹霄,曰绛宵,河汉曰银河可也,而曰绛河,盖观大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于北极之南,故称之曰“丹”、曰绛,借南之色以为喻也。

  《西溪丛语》:“海潮之说多矣,或谓天河激涌。”

  《野客丛谈》:“刘桢赋《素秋三七》,天汉指隅。人胥祓除国子水嬉。”

  《癸辛杂识》:乘槎之事,自唐诸诗人以来,皆以为张骞。虽老杜用事不苟,亦不免有“乘槎消息近,无处问张骞”之句。按骞本传止曰汉使穷河源而已。张华《博物志》云:“旧说天河与海通,有人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织女及丈夫饮牛于渚,因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问严君平则知之。还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然亦未尝指为张骞也。及梁宗懔作《荆楚岁时记》,乃言武帝使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见所谓织女牵牛,不知懔何所据而云?又王子年《拾遗记》云:“尧时有巨槎浮于西海,槎上有光,若星月。槎浮四海,十二月周天,名贯月。槎挂星槎,羽仙栖息其上。”然则自尧时已有此槎矣。

  《熙朝乐事》:七夕,人家盛设瓜果酒殽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

  《脉望》天河,自尾箕寅位注于东井,而循环于天地之间。古人云:水出昆仑之下,注出尾闾复上,谓之天河。此天地之河也。人之河,自尾闾尾闾系寅位,泝流而上昆仑,与天地同焉。

  《天爵堂笔余》:《剡汉漫笔》解“三峡星河影动摇”引《天官书注》:“左旗九星在河鼓左,右旗九星在河鼓右。”是天之旗鼓动摇主兵。杜公虽破万卷,恐未必拘拘证古若此。暑月夜半露坐,时观晴空星河影,隐映错落,俨然动摇,况三峡乎?

  《元亭涉笔》:“银湾,许浑谓银河为银湾,李贺谓银浦。”

  《汲县志》:“七月七夕,陈酒脯瓜果于庭”,见天河中有白云,便拜得福。

  《高邮州志》:“七月七夕前望潢河影出没,占荞麦丰歉。”

  《太湖县志》:“七夕,相传是日银河没,以其去日远近卜谷价多寡。”

  《铅山县志》“七夕以前占河影没三日而后见则谷贱,七日而后见则谷贵。”

  《衡州府志》“七夕乞巧之会,衡俗不甚重,但以此后数夜天河隐现,定来岁米价归早米贵,归迟米贱。”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