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第三十一卷


  ▼日月部艺文一

  《日月如合璧赋》〈以应候不差如璧之合为韵〉唐·韦展

  国家纂弘天统,绍启王迹,猎英华于百代,漱芳润于《六籍》。于是阐睿历于畴人,镜元象之冰释,察运行之盈缩,见分度之损益。五星同舍,状自叶于连珠;两曜集晨,候不愆于合璧。是知阴阳卷舒,日月居诸,时会而乍离乍合,顺行而匪疾匪徐,征于颛顼之法,考以轩辕之书,百灵以之肃若,四海由其晏如。惟上元之岁,时和气茂;惟南至之辰,日月来就。望乌兔之交集,瞻斗牛而既觏。璧惟圆制,象其圆正之形;玉以贞称,表此贞明之候。可以袭承天意,可以敬授人时。观台之瑞斯验,冯相之言不欺,方见仲尼,无得而踰矣。乃知潘夏,何足以当之?临楚山岂和氏而能识,入秦野非相如之见持。且夫日者尊而有常,月者谦而不杂。

  每有德而昭感,必效灵而允答。分则列照于三无,聚则和光于六合。徒观夫炳焕可嘉,毫厘靡差。珥作如虹之气,波为旁达之华。映彼仙娥,有似夫佩而比德;吐兹王字,更疑乎瑜不掩瑕。然则天垂象兮至明,历为功兮可久。重之斯实理本,轻之则为乱首。是以尧之分命,《典诰》高其能然鲁也失官,《春秋》贬其诚不。吾君之所惩劝,将永代而遵守。顾惟愚懵,窃睹嘉应。钩深索隐,虽无瞽史之才;颂德歌功,敢借诗人之兴。

  《日月如合璧赋》〈以天地交泰日月贞明为韵〉贾餗

  格天之功兮不宰而成,丽天之象兮乃合其明。躔次无差,乃可立圭以辨;祯符既叶,必俟重璧而呈。于是曜阴魄,腾阳精。将周旋而一体,异远近之相倾。时也万类昭融,四方清泰。激朝辉之杲杲,登夜色之蔼蔼。

  悬异象于人间,吐荣光于天外。挺连城之价,谁敢指瑕;居匹夫之怀,非同贾害。金乌共色,玉兔增鲜。丽万“室兮瑶台共美,泛千林兮琼树争妍。”变芳流于斜汉,迭圆影于遥天。落照西沉,若欲抵于昧谷;澄晖东上,又如返于虞泉。荧煌异质,烛耀非一,抱珥之彩潜销,如圭之容暗失。于以表元象,明阴骘。瑞至德于尧年,契昌期于汉日。懿其经纪不忒,明宵有程。联彩徘徊,似有求于潘子;双形宛转,若可赐于虞卿。既同道以吻合,亦相推而运行。见乎天则一人有庆,比于王则百度惟贞。矧今冯相观祲而罔愆,羲和敬授而无阙。

  将冥照于幽昧,在宣精于日月。是以灵符必集,休佑可包。不缩不盈,自契于三年之闰;无偏无党,何忧乎十月之交。岂止合釆呈姿,和光效异,陵珠星而掩缛,逗洛水而增媚。东西并耀,疑夹镜于长空;升降相沿,异藏珍于厚地。然后操觚进牍,赋邦家之盛事。

  《采日月华赞》宋·苏轼

  每日采日月华时。不能诵得古人咒语。以意撰数。

  句云

  我性真有,是身本空。四大合成,与天地通。如莲芭蕉,万窍玲珑。无道不入,有光必容。曈曈太阳,凡火之雄。

  湛湛明月,众水之宗。我尔法身,何所不充。不足则取,有余则供。取予无心,惟道之公。各忘其身,与道俱融。

  《日升月恒赋》明·姚希孟

  “猗璇图之高揭兮,垂两矅于万方。抱赤精而含素辉兮,受鼓鞴于阴阳。共中天以炳灵兮,分宵旦之行藏。

  丽八极而环四维兮,永终古以耀芒。维光华之烜烂兮,宁初继其可量。”望澄鲜于霄汉兮,眺晶莹之未央。

  或自潜以垂曜兮,或由晦而作章。骤熹微而欲吐兮,忽腾踊以翱翔。想曈昽之方旭兮,与积朏而弓张。惊苍穹之散彩兮,劈混沌以呈祥。掣群晴使愕眙兮,恍众志其□惶。乃若金支尽开,翠旗未卷,玉宇深沈,银河滟潋。曦光催建章之葳蕤,暝色止长门之御辇。又有丹凤楼头,元菟城角,朝霞薄晓雾以流金,碧海照青天而成珏。东升之乌,共晨雉而朝飞;南栖之鹊,伴昏鸦而夜啄。于是火珠吐燧,和璧藏钩。起咸池而拭浴,倚瑶台以纡眸。驱飙轴于扶桑之嵿,转冰轮于疏圃之陬。其昼舒也,驾赭驎,骖朱虬。群真绛节以前麾,百神赤帻而鸣驺。其夜明也,弭素麛,控玉驑。缑岭吹笙而度曲,霓裳振袂以扬讴。乃夫绮疏绣幕,乍白乍红;海山楼阁,可辟可封。自晻曀而晃耀,又叆叇而玲珑。每烘窗而射牖,且窥帘以映栊。阿房晓镜,尽作胭脂之色;昭阳夜宴,疑在水晶之宫。吾不知其圆“规阙玦,与夫入西出东。但见蓄之无垠,揽之靡穷。方积微以成巨,亦由纤而启洪。总为炽之始,壮之萌,而未可以乘除消息卜度于其中。”于是陈牺罍,击凫钟,酬以三雅之爵,佐以九成之镛,仰天喁喁,祝吾君之千万年。“与日升月恒而俱无终也,而吾甘为圣世之华封。”因曲终而奏曰:“邈矣广漠承太”清兮。维日与月环贞明兮。虑中而昃虞亏盈兮。譬之茀禄盛则倾兮。岂惟筲斗畏满籯兮。皇矣吾后,五福軿兮。舜寿尧年,莫与京兮。泰阶肇开,六符迎兮。占厥运会,时方亨兮。初阳丽空,晴晖莹兮。清光半璧,含珠英兮。月閟其华,日藏精兮。将来景烁,弥八纮兮。厚蓄徐昌,悠久成兮。小臣献赋,喜起赓兮。惟系星之粲天,借迭曜以分荣兮。愿我王其介福,臣且为《卷阿》之凤鸣兮。

  ▼日月部艺文二〈诗〉

  《玉牒辞》夏大禹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三光篇》晋·傅元

  三光垂象表,天地有晷度。声和音响应,形立影自附。

  素日抱元乌,明月怀灵兔。

  《月生》唐·刘猛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光色,一樽成暗酒。匣中苔背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杂言》司空图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
  女娲祇解补青天,不解煎胶黏日月。

  《夕阳》郑谷

  夕阳秋更好,潋潋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日月无情》徐夤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蟾光免运生。

  《日月吟》宋·邵雍

  月明星自稀,日出月亦微。既有少正卯,岂无孔仲尼?

  《羲娥谣》杨万里

  中秋夜宿辟邪市,诘朝早起,晓星已上,日欲出而月未落,光景万变,盖天下奇观也。作《羲娥谣》以记之。

  羲和梦破欲启行,紫金毕逋啼一声。声从天上下人世,千邨万落鸡争鸣。
  素娥西征未归去,簸弄银盘浣风露。一丸玉弹东飞来,打落桂枝雪毛兔。
  谁将红锦幕半天?赤光绛气贯山川。须臾却驾丹砂毂,推上寒空碾苍玉。
  诗翁已行十里强,羲和早起道无双。

  《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元文宗

  穿了氁衫便着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日夕观山》许有壬

  林虑千仞翠岩岩,罨画工夫在暮岚。徙倚崇台观未足,红轮西北月东南。

  《二鬼》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
  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嵩岳为背膂。
  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
  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
  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两眼相逐走不歇。
  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申命守以两鬼,名曰“结璘”与郁仪。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脚踏火轮蟠九螭。咀嚼五色若木英,身上五色光陆离。
  朝发旸谷暮金枢,清晨还上扶桑枝。扬鞭驱龙扶海若,蒸霞沸浪煎鱼龟。
  辉煌焜耀启幽暗,燠煦草木生芳蕤。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漱咽桂露芬香菲。
  啖服白兔所捣之灵药,跳上蟾蜍背脊骑。描光弄影荡云汉,闪奎烁璧葩花摛。
  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散与蚌蛤为珠玑。或落岩谷间,化作珣玗琪。
  人拾得吃者胸臆生明翚。内外星官各职职,惟有两鬼两眼昼夜长。
  相追有物来掩犯,两鬼随即挥刀铍。
  禁制虾蟆与老鸦,低头屏气服役使,不敢起意为奸欺。
  天帝怜两鬼,暂放两鬼人间娭。一鬼乘白狗,走冋织女黄姑矶。
  槌河鼓褰两旗跳。下皇初平牧羊群,烹羊食肉口吻流。
  膏脂却入天台山,呼龙唤虎听指麾。
  东岩凿石取金卯,西岩掘土求琼葳。岩訇洞砉石梁折,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剌冲天飞,一鬼乘白豕,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便从阁道出西清,入少微,浴咸池。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神𩲟清唱,毛女和,长烟袅袅飘熊旗。蜚廉吹笙虎击筑,罔象出舞奔冯夷。两鬼自从天上别,别后道路阻隔,不得相闻知。忽闻寒山子,往来说因依。两鬼各借问,始知相去近不远。何得不一相见叙情词。情词不得叙,焉得不相思。相思人间五十年,未抵天上五十炊。忽然宇宙变差异,六月落雪冰天逵。鼋鼍上山作窟穴,“蛇头生角角有岐。鳄鱼掉尾,斫折巨鳌脚。蓬莱宫倒水没楣,搀抢枉矢争出逞妖怪。或大如瓮盎,或长如蛟蛇,光烁烁,形躨躨,叫鹿豕呼。熊罴煽吴回翔魌魑,天帝左右无扶持。蚊蝱蚤虱蝇蚋蜞,噆肤咂血图饱肥。扰扰不可挥。筋节解折两眼眵,不辨妍与媸。两鬼大惕伤,身如受榜笞。便欲相约讨,药与天帝医。先去两眼翳,使识青黄红白黑。便下夫潢天一水,洗涤盘古肠胃心肾肝肺脾,却取女娲所抟黄土块,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然后请轩辕,邀伏羲,风后力,牧老龙告泰山。稽命鲁般,诏工倕,使丰隆,役黔羸。砺斧凿,具炉锤,取金蓐,收伐材尾箕。修理南极北极枢,斡运太阴太阳机。檄召皇地示部署,岳渎神,受约天皇墀。生鸟必凤凰,勿生枭与鸱。生兽必麒麟,勿生豺与狸。生鳞必龙鲤,勿生蛇与鸱。生甲必龟贝,勿生蝓与蜞。生木必松楠,生草必荠葵。勿生钩吻含毒断人肠,勿生枳棘覃利伤人肌。螟蝗害禾稼,必绝其蝝蚔;虎狼妨畜牧,必遏其孕孳。”启迪天下蠢蠢氓,悉蹈礼义尊父师,奉事周文公,鲁仲尼,曾子舆,孔子思。敬习《书》《易》《礼》《乐》《春秋》诗。履正直,屏邪欹,引顽嚚,入规矩。雍雍熙熙,不冻不饥。避刑远罪趋祥祺。

  谋之不能行,不意天帝错怪恚,谓此是我所当为。眇眇末两鬼何敢越分生。思惟呶呶向瘖盲,泄漏造化微。急诏飞天神王与我捉此两鬼拘囚之,勿使在人寰,做出妖怪奇。
  飞天神王得天帝诏,立召五百夜叉,带金绳,将铁网,寻踪逐迹,莫放两鬼走逸入崄巇。五百夜叉个个口吐火,搜天括地走不疲。吹风放火烈山谷,不问杉柏樗栎兰艾蒿芷蘅茅茨,燔焱熨灼无余遗。
  搜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径底,捉住两鬼,眼睛光活如琉璃,养在银丝铁栅内,衣以文采食以糜,莫教突出笼络外,踏折地轴倾天维。两鬼亦自相顾笑,但得不寒不馁,长乐无忧悲,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依旧天上作伴同游戏。

  《古诗》王景

  明月出天东,团团历东井。不因朝阳辉,何以散光景。
  中涵古桂华,期与天地永。本体无盈亏,清明乃其性。
  常恐中天云,翳此山河影。有如浊水珠,弃置谁复省。
  长风一埽荡,恒若冰鉴炯。白玉十二楼,照耀蓬莱境。

  《咏怀》何景明

  北陆无淹晷,岁迈阴已长。摄衣起中夜,凛凛悲严霜。
  明月丽高隅,繁霜纵以横。徘徊仰天汉,惋彼参与商。

  形影永乖隔,万里徒相望。

  《月夜登上方绝顶》王宠

  大道无端倪,人世如蚁虱。泠然御风行,天路非阡术。
  望舒稍西倾,东海已吐日。山川两照曜,金波中荡潏。
  仙人夜行游,岩坐泛宝瑟。吐故餐晨霞,乘露采芝术。
  巉巉金庭山,中有炼药室。却笑尚子平,宁须婚嫁毕。

  《小游仙》桑悦

  白云为被彩霞毡,高枕常凌倒景眠。
  却怪两灯常下照,不知日月丽中天。

  ▼日月部选句

  楚屈原《天问》“日月安属?”

  汉贾谊《惜誓》:“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后车。”刘向《九叹》:“引日月以指极兮,少须臾而释思。”

  扬雄《长杨赋》,“西压月窟,东震日域。”魏武帝省西曹令:“日出于东,月盛于东。”

  曹植《慰子赋》:“日晼晚而既没,月代照而舒光。”

  王粲《寡妇赋》:“日晻暧兮不昏,明月皎兮扬晖。”

  晋陆机《豪士赋》:“日罔中而弗昃,月何盈而不阙。”〈又〉《演连珠》。准月禀水,不能加凉;晞日引火,不必增辉。

  阮籍《大人先生传》:“佩日月以舒光兮,登徜徉而上浮。”《木华海赋》“大明镳辔于金枢之穴,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

  陶潜《闲情赋》:“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宋谢庄《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谢灵运《江妃赋》:“升月隐山,落日映屿。”

  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吐圆舒于东岳,匿丹曦于西岭。”〈又〉《答湘东王书》“曜灵既隐,继之以朗月。”

  何逊《七召》:“踆乌始照,官槐遽而欲舒;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

  陶弘景《寻山志》:“日负山以共隐,月披云而出山。”唐卢士开《日月如合璧赋》:“颖曜相向,圆明比象。丽重光于一轨,开混茫而精爽。”〈又〉和阴阳而二仪交泰,辨分至而九服融朗。

  宋苏辙《黄楼赋》:“送夕阳之西尽,导明月之东出。”明王思任《泰山记》:“吾登月观,日落如车,有日之观。吾登日观,月挂如船,有月之观。虽不两得,亦未两失也。”李流芳《焦山小记》,孟阳云:“吾尝信宿兹山,每于夕阳登岭眺望,落景尚烂于西浦,望舒已升于东溆。琥珀琉璃,和合成界,熠耀恍惚,不可名状。”

  张京元《西湖小记》:“湖心亭雄丽空阔,时晚照在山,倒射水面,新月挂东,所不满者半规,金盘玉饼,重轮交网,不觉狂叫欲绝。”

  虞帝《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八伯歌》:“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帝乃载歌。“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许由《箕山歌》:“日月运照,靡不记睹。”

  周渔父歌:“日月昭昭乎寖已驰。”〈又〉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汉书·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蔡琰《胡笳十八拍》,“日月居诸在戎垒。”〈又〉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又〉日东月西兮徒相望。

  魏武帝诗:“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照。”

  晋傅元诗:“昭昭朝时日,皎皎晨明月。”

  宋谢灵运诗:“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又〉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

  《谢惠连诗》:“落日隐檐楹,升月照帘栊。”

  唐李白诗:“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宋范成大诗:“斜阳犹满地,片月早中天。”

  元张养浩诗:“古今不卷江山画,日月长开宇宙窗。”张翥诗:“新月半天分落照,断云千里附归风。”

  明祝允明诗:“曜灵烁神烛,望舒循九行。”

  ▼日月部纪事

  《竹书纪年》注:伊挚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楚遇干鄢陵,吕锜梦射月中之,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及战,射共王,伤目。

  《山陵杂记》:“始皇坟周回七百步,下周三泉,刻玉石为松柏,以明月珠为日月。”

  《汉书·匈奴传》:“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其坐长左而北向。日举事常随月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

  《洞冥记》:“元封四年,修弥国献驳骡,高十尺,毛色赤斑,皆有日月之象。”

  《三国吴志孙破虏吴夫人传》注:初,夫人孕而梦月入怀,既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其怀。以告坚曰:“昔妊策,梦月入我怀,今也又梦日入我怀,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谈薮》:齐松滋令兰陵萧叡明,母患积年,叡明昼夜祈祷。时寒冻,叡明下泪凝结如着额上,叩血成冰不溜。

  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叡明跪而受之,忽然不见。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母病即愈。

  《古镜记》:隋汾阴侯生,天下奇士也。王度常以师礼事之。临终,赠度以古镜。大业八年四月一日,太阳亏度。

  时在台直,昼卧厅阁,觉日渐昏。诸吏告度以日蚀甚,整衣时引镜出,自觉镜亦昏昧,无复光色。度以“宝镜之作,合于阴阳光景之妙,不然,岂以太阳失曜,而宝镜亦无光乎?”怪叹未已。俄而光彩出,日亦渐明。比及日复,镜亦精朗如故。自此之后,每日月薄蚀,镜亦昏昧。大业九年正月朔旦,有一僧行乞而至度家,弟绩见之,僧曰:“贫道受《明录》秘术,颇识宝气。檀越宅上,每日常有碧光连日,绛气属月,此宝镜气也。贫道见之两年矣,今择良日,故欲一观。”绩出之,僧跪捧欣跃,谓绩曰:“此镜有数种灵相,皆当未见,但以金膏涂之,珠粉拭之,举以照日,必影彻墙壁,行之无不获验。”《朝野佥载》:唐长安二年九月一日,太阳食尽,默啜贼到并州。至十五日夜,月蚀尽,贼并退尽《五国故事》:伪汉先主以治宫室为务,琢水精琥珀为日月,列于东西玉柱之上。

  《懒真子》:“洛中邵康节先生,术数既高,而心术亦自过人,所居有圭窦、瓮牖。圭窦者,墙上凿门,上锐下方,如圭之状;瓮牖者,以败瓮口安于室之东西,用赤白纸糊之,象日月也。”

  《暇日记》:邵先生尧夫雍于所居作便坐曰“安乐窝”,两旁开窗曰“日月牖。”

  《世说补》:王介甫尝见举烛,因言:“佛书有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得配日月?”吕吉甫曰:“日昱乎昼,月昱乎夜,灯光昱乎昼夜,日月所不及,其用无差别。”介甫大以为然。

  《桯史》:承平时,国家与辽欢盟,文禁甚宽,辂客者往来,率以谈谑诗文相娱乐。元祐间,东坡寔膺是选,辽使素闻其名,思以奇困之。其国旧有一对曰“三光日月星”,凡以数言者,必犯其上一字,于是遍国中无能属者。首以请于坡,坡唯唯,谓其介曰:“我能而君不能,亦非所以全大国之体。四诗《风》雅《颂》,天生对也。盍先以此复之。”介如言,方共叹愕。

  《道山清话》:刘贡父一日问苏子瞻:“‘‘老身倦马河堤永,踏尽黄榆绿槐影’,非合下之诗乎?”曰:“然’。贡父曰:‘是日影耶?月景耶’?子瞻曰:‘竹影金锁碎’,又何尝说日月也?”二公大笑。

  《辽史太宗本纪》:以大圣皇帝宴寝之所,号“日月宫,因建《日月碑》。”

  《耶律乙辛传》:乙辛父迭剌,家贫,服用不给,部人号穷迭剌。乙辛幼慧黠,尝牧羊至日昃,迭剌视之,乙辛熟寝,迭剌触之觉,乙辛怒曰:“何遽惊我?适梦人手执日月以食我,我已食月,啖日方半而觉,惜不尽食之。”迭剌自是不令牧羊。

  《明通纪传信录》:元主尝召一术士,问以国祚,对云:“国家千秋万岁,不必深虑,除日月并行,乃可忧耳。”大明兵兴而元亡。盖“日月并行”乃“明”字隐语也。此术士亦神奇矣,惜遗其名。

  洪武元年八月十五,上夜梦当天两日月齐出,诸雪杂乱纷飞,倏尔底定。上谓徐达曰:“此梦何解?”徐达曰:“‘陛下梦两日月齐出,即‘大明’”“明’字,诸雪杂乱纷飞,即张陈等贼扰乱我中原。我明命将出师,一鼓而擒之,即倏尔底定,此吉兆也。”

  王世贞《游洞庭两山记》:“太湖五百里中,为山大小七十二,两洞庭者冠之。前是汪中丞伯要余往,弗果。居九年而秋九月,余与弟敬美谋,挟从季瞻美曹,甥子念李生时养以游,买湖船抵石公,蹑磴而上,至其巅憩焉。日且息虞渊矣,大于紫金钲,冉冉垂堕,仅余一线。回光射波,波尚为沸起。霞绡霓旌之属,扈于后者”,半犹亘空。少选,月从东上,初为钩,俄忽为玦,为金钲,其色正黄,规不及日十之一。波得之,荡而为长灯,煜煜不定。返顾邬中,百栋如昼,湖中外诸峰尽出,其猫鼠小岛,汨没不定。念吾生平所见亡踰者,急呼酒酹之。

  ▼日月部杂录

  《易经·乾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恒彖》:“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丰》《彖》”:“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书经周书泰誓》:“鸣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诗经邶风柏舟》篇:“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日月》篇:“日居月诸,照临下土。”〈疏〉言日以照昼,月以照夜,故得同曜齐明,而照临下土,以兴国君视外治,夫人视内政,亦同德齐意,以治理国事也。〈朱注〉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也。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雄雉》篇:“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唐风·蟋蟀》篇:“日月其除。”〈又〉日月其迈,〈又〉日月其《慆》,〈传〉《慆》,过也。

  《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传〉《恒弦》升出也。〈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

  《杕杜》篇:“日月阳止。”〈笺〉十月为阳,

  《小明章》“昔我往矣,日月方除。”〈疏〉“日月方欲,除陈生新”,二月之中也。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传〉奥,暖也。

  《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订义〉胡伸曰:太常,王之旗也。

  周以日月为常,日往月来未尝以止,惟其无常,可以为常者道也。郑锷曰:“有取于制字之意。日月得天而能久照,王者之道万世有常而不易也。”

  《冬官考工记》:辀人“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注〉“轮象日月”者,以其运行也。“日月三十日而合宿。”

  《仪礼》《觐礼》礼日于南门外,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礼记曲礼》:“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

  《礼器》为朝夕,必放于日月。〈又〉“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

  《郊特牲》:“旗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祭义》:“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又〉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端其位。

  《经解》:天子者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昏义。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

  《乡饮酒义》:“设介僎,以象日月。”

  《易乾凿度》:“雷木震,日月出入门”者,日出震,月入于震泽。“金水兑,日月往来门,月出泽,日入于泽。”

  《诗含神雾》:“日月扬光”者,人君之象也。

  《春秋感精符》:“人主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注〉兄日于东郊,姊月于西郊。

  《孝经援神契》:“天地至贵,精不两明。”〈注〉天精为日,地精为月。

  《三坟》书山坟,象君日。〈又〉象臣月:

  《形坟》“日天中道,月天夜明。”〈又〉日地圜宫,月地斜曲。〈又〉阳形日,天日昭明,地日景随,日月从朔,山日沉西,川日流光,云日蔽霠,气日昏蔀。〈又〉《阴形》:“月,天月淫,地月伏辉,日月代明,山月升腾,川月东浮,云月藏宫,气月冥阴。”〈又〉日山危峰,月山斜巅。〈又〉《日川湖》《月川》曲池。〈又〉日云《赤昙》,月云素雯。〈又〉日气昼围,月气夜圆。

  《素问·八正神明论》岐伯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沈。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管子·牧民》篇:“如日如月,唯君之节。”

  《白心》篇:“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

  《形势解》:“日月,昭察万物者也。天多云气,蔽盖者众,则日月不明。人主犹日月也。群臣多奸,立私以拥蔽主,则主不得昭察其臣下,臣下之情,不得上通,故奸邪日多,而人主愈蔽。故曰:‘日月不明,天不易也’。”

  版法解:日月之明,无私,故莫不得光,圣人法之,以烛万民,故能审察,则无遗善,无隐奸。无遗善,无隐奸,则刑赏信必;刑赏信必,则善劝而奸止,故曰:“参于日月。”《家语》:子路对夫子曰:“由愿赤羽若日,白羽若月。”《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在宥》篇:广成子曰:“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齐物论》:“至人神矣,乘云气,骑日月。”

  《天运》篇:“日月其争于所乎?”

  《山木篇》:“孔子围于陈、蔡,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其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扬子《修身篇》:“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

  《墨子·兼爱中篇》:“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

  吕子慎《大览察今》篇:“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审分览勿躬》篇,“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又〉圣王之德,“融乎若月之始出,极烛六合而无所穷屈,昭乎若日之光,变化万物而无所不行。”

  《史记·龟策传》:“六曰:日月龟。”

  《淮南子天文训》:“麒麟斗而日月蚀。”《地形训》:“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又〉《西方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

  《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缪称训》“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诠言训》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

  《兵略》训轮转而无穷,象日月之运行。〈又〉处于堂上之阴,而知日月之次序。

  《大戴礼诰志》:“日归于西,起明于东。月归于东,起明于西。”

  《褚先生集龟策列传》:“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白虎通五行篇》:“人目何法?”法,日月明也。日照昼,月照夜,人目所不更照何法,法目亦更用事也。

  《论衡说日》篇:“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麒麟昼日亦行千里。然则日行舒疾,与麒麟之步相类似也。月行十三度,十度二万里,三度六千里。月一旦夜行二万六千里,与晨凫飞相类似也。”

  张衡《灵宪》:“日匹火,月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影考证《参同契》:“乾坤设位章。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君臣御政章》,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

  《养性立命章》“阳神日魂,阴神月魄。”

  《男女相胥章》,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耀德,月以智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

  《独断》:“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常以春分朝日于东门之外,训人民事君之道也。秋夕夕月于西门之外,别阴阳之义也。”

  《抱朴子·金丹篇》:“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蹹精思于岷山石室中,得此方也。其法鼓冶黄铜,以作方诸,以承取月中之水,以水银覆之,致日精火其中长,服之不死。”《备关篇》:“日月不能摛光于曲穴。”

  《尚博》篇:“俗士多云:‘今日不及古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

  《博喻》篇:“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

  《广譬》篇:“日月不能私其耀,以就曲照之惠。”

  《喻蔽》篇:“羲和升光以启旦,望舒耀景以灼夜。”

  《诘鲍》篇:“景星摛光,以佐望舒之耀;冠日含采,以表羲和之晷。”

  《博物志》:“东方少阳,日月所出。山谷清,其人佼好。”〈又〉“西方少阴,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多毛。”《荆州记》:“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百里,日月出没其中。”《世说》:“支道林曰:‘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王司州至吴兴印渚中,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水经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元包》《既济》,水火胥纳,阴阳不杂。日之交,月之合,《未济》水火相北阴阳忒。月之亏,日之蚀。

  《酉阳杂俎》:“天狐九尾,金色。役于日月宫,有符有醮日,可洞达阴阳。”

  提罗迦树花,见日光即开;拘尼陁树花,见月光即开。

  《云仙杂记》:胡阳白坛寺幡剎,日中有影,月中无影,不知何故,因号“怯夜幡。”

  元真子涛之灵篇:“日月之体有大小,诸星之位有广狭。若以远近论小大,稽夫日也,失之于炎凉。若以炎凉而语远近,稽夫日也,失之于小大。乃知无远近之异,旁视仰观,人目自尔。夫以百尺之竿,戴乎盘,卧之立之,近远适等,而大小不同,信目之有夷险矣。在乎东西不炽者,谅衺照而不正,自此地之阴气得升耳。”〈又〉“日月有合璧之元,死生有循环之端。”定合璧之元者,知薄蚀之交有时;达循环之端者,知死生之会有期。是故月之掩日而光昏,月度而日耀;日之对月而明夺,违对而月朗。是故死之换生而魂化,死过而生来。生之忘死而识空,失忘而死见。然则月之明,由日之照者也;死之见,由生之知者也。非照而月之不明矣,非知而死之不见矣。且“薄蚀之交,不能伤日月之体;死生之会,不能变至人之神。体不伤,故日月无薄蚀之忧;神不变,故至人无死生之恐”者矣。

  《长安志》:结璘楼,《七圣纪》曰:“郁华赤文,与日同居;结璘黄文,与月同居。郁华日精,结璘月精。”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曰:“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梁丘子注》曰:“郁仪奔日之仙,结璘奔月之仙。”《六典》作“结鳞”,未知从何字。

  《渔樵对问》:“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

  《易潜虚》:丑友也。日月相友,群伦以明。

  隶,臣也。月不日,不能以光。

  《云笈七签》:“东华真人服日月之象,男服日象,女服月象,一日不废,使人聪明,五藏生华。”

  凡入山,思日在面前,月在脑后。凡暮卧,思日在面上,月在足后,赤气在内,白气在外。凡欲从人,各思日月覆身而往,当无所畏。

  《销珠》者,服日之精左目,日也。水玉者,食月之精右目,月也。食日之精,可以长生。缘兹上天,上谒道君。食月之精,以养肾根,白发复黑,齿落更生。

  东坡《志林》玉川子作《月蚀诗》,以谓蚀月者,月中之虾蟆也。梅圣俞作《日蚀诗》云:“食日者三足乌也。”此固俚说以寓其意也。然《战国策》曰:“日月辉辉于外,其贼在于内。”则俚说亦尚矣。

  《爱日斋藂抄》:范氏《吴船录》记嘉州王波渡云:“蜀中称尊老者为波,又有所谓天波、月波、日波者,皆尊之称。

  此王波盖?王老或王翁也。”《蠡海集》:“月为阴,主乎水;日为阳,主乎气。月行至于子午之位则极盛,故潮汐生焉;日行至于子午之位则极盛,故寒暑甚焉。”

  《容斋随笔》:文士为文,有矜夸过实,虽韩文公不能免。

  如《石鼓歌》极道宣王之事伟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拾,《二雅》褊迫无委蛇。”是谓三百篇皆如星宿,独此诗如日月也。《二雅》褊迫之语,尤非所宜言。今世所传石鼓之词尚在,岂能出《吉日》《车攻》之右,安知非经圣人所删乎?

  《容斋续笔》:《庄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隤。”然而道尽注云:“大而暗则多累,小而明则知分。”东坡所引乃曰:“郭象以为大而暗不若小而明。”陋哉斯言也!为更之曰:月固不胜烛,言明于大者必晦于小。月能烛天地而不能烛毫厘,此其所以不胜火也。然卒之火胜月耶?月胜火耶?予记朱元成《萍洲可谈》所载,王荆公在修撰经义局,因见举烛,言:佛书有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足以配日月乎?吕惠卿曰:“日煜乎昼,月煜乎夜,灯煜乎日月,所不及,其用无差别也。”公大以为然。盖发言中理,出人意表云。予妄意《庄子》之旨,谓人心如月,湛然虚静,而为利害所薄,生火炽然以焚其和,则月不能胜之矣,非论其明暗也。

  《茅亭客话》:“二十四化各有一大洞,或深广千里五百里,其中有日月飞精,谓之伏辰之根,下照洞口,与人间无异。”

  《扪虱新话》:须弥山在四天下之中,山顶名忉利天,四天王所居。山如腰鼓,当山腰日月圈绕,照四天下,更为昼夜,此《禹本纪》所谓“日月相隐避为光明”者也。

  《江汉丛谈》:柳子厚《述旧》诗云:“衰荣困蓂荚,盈缺几虾蟆。”用日月事,而不明言日月。

  《野客丛谈》,潘子真《诗话》云:“陆贾《新语》曰:‘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太白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盖用此语?余观孔融诗曰:‘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曹植诗曰:‘悲风动地起,浮云翳日光’。傅元诗曰:‘飞尘污清流,浮云蔽日光’。《史记·龟筴传》曰:‘日月之明,蔽于浮云’。枚乘诗曰:‘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此皆祖《离骚》云“容容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之意。

  注云:“气冥冥,使昼日昏暗,喻小人之蔽贤也。”东方朔《七谏》亦曰:“浮云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又曰:“何泛滥之浮云兮,蔽此明月。顾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皆指谗邪害忠良之意。苻坚时,赵整歌亦曰:“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

  脉,望诸天日月为飞精,诸洞日月为伏根,人间日月为明轮,若吞明轮者为仙盖,服日月光华各有法,能润五藏,泽颜容。东方甲乙之地,乃日月所出之门户,地祇于此旦望迎送《郁仪结璘》之神。

  宿有房日兔毕月乌。《丹书》云:日乌月兔,谓日月之交也,兔自日属。所谓月中兔者,月中日光也。借此以喻神入炁中,犹日光照入月内,乃以兔属月,以为法象。

  《金丹四旨》字内日魄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是正言之耳。注者反迂其说,可笑哉。

  《御龙子集》:“日东月西,根离坎也。离虚坎实,抱坤乾也。

  日其坤精之宅耶?育乎阳而流光。月其乾精之宅耶?成乎阴而不同,受其光。”

  日之称乌,其毕之来乎?月之称兔,其《房》之往乎?《房》《离》而毕《坎》,其气化有象耶?

  乌,其性,夫慈耶?母之道。兔,其性,夫健耶?父之道。其取类深乎?造化之自然耶?后世之强名耶?

  日月其不丽乎天也。丽则不离,离则霣月之掩。日月,离天矣,胡不霣?

  “阳健而阴缓,日疾而月迟也。日月右行乎右”,则阳缓而阴健矣。性耶?

  “日者以五星之行,右曰顺,左曰逆,而别进退迟速焉。”是《蟢子》逆沿磨石也。天之体确如坚石耶?不则何带右行者俱左耶?

  “月行九道。”太阴之性。其多岐乎。而总之不远于黄道。

  阴避阳而不能离乎阳也欤。

  《见闻搜玉》:宋太祖《咏月》诗曰:“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又《初日》诗:“欲出未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后人以为明太祖诗,误矣。

  《滇行纪略》:“滇南最为善地,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胡敬斋集》程、朱说日月各不同。程子言“日月乃阴阳气之盛处,运行不息,行到子上则光在子,行到午上则光在午”,本无一定之形象。月亏盈之说,以为“月近日则威损而气衰,故光亏;月远日则势盛而气盛,故光盈。”朱子用先儒之言,以日月有一定之形影,如丸如球,乃阴阳之精,运行不息,日速月迟,是以或近或远。月受日光,体魄常全,受光常满。本无死生亏盈,乃人见之则有正侧不同。正则见其光全,侧则见其光缺。日月近则人在下见其侧,远则人在中间见其正。

  会而正交,则月掩日而日蚀。望则正对,则日射月而月蚀。二说不同,朱子近是以书之“旁死魄哉。”生明论之,则程子亦有理。

  《邵二泉集》:日行于天之内,故天舒于日,数也;月行于日之内,故日揜于月,亦数也。数征于象,人得而推之,亦得而见之。然理行于气,人得而与焉,不得而见也。

  是故阴不能胜阳,其常也,故当食不食,于数为变,于理为常;阳不能胜阴,其变也,故当蚀不蚀,于数为常,于理为变。故曰“十月之交”,交言数也。又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言气也。”

  来《瞿唐集》或问:“宋儒以月本无光,受日之光以为光,程子、邵子、朱子、张子皆如是说,而今独以为非受日光,何也?”曰:“此正未达造化大头脑,而有此新巧之说也。盖天地既有此阴阳,就有往来,有生死,有盛衰,有寒暑,有长短,有常变,此必然之理数也。况月乃阴精,既属阴,则月之中有昏黑之状者,此定理也;有盈有”亏者,亦定理也。孔子曰:“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日自为日,月自为月,岂有月受日光之理哉?至若望日酉时,日月固相对矣。至于半夜,日在地之中,月在天之中,有许大山河大地相隔,月岂能受日之光乎?譬如置一镜于桌上,置一镜于桌下,乃以桌上之光,受桌下之光,虽三尺之童,亦不信也。朱子乃以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有时月在天中央,则光从四旁上受于月。盖朱子笃信之过信沈存中之言尔。既然地不甚大,月在天中央,日在地中央,光从四旁上可以受于月,宜乎月之光夜夜满矣,何以十七十八月即缺哉?且月本有圆缺,圣人已先说矣。如曰“天道亏盈而益谦”,此圣人之言也。“日中则昃,月盈则蚀,此圣人之言也。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缺”,此圣人之言也哉!“生明既生,魄旁死魄”,此圣人之言也。圣人明说生说死,说盈说缺,乃不信《经》而信沈存中之言,何哉?朱子又以经星、纬星亦受日光,如说二星亦受日光,则当每月三十、初一、初二月缺将尽之时,星亦当缺其光而不见矣。何以星常常如此明也?看来朱子说“日蚀”并“月受日光”,皆信历家之言耳。

  《偶谈》“阳而阴者日乎?故能独照而不能纳形。阴而阳者月乎?故能纳形而不能独照。”

  《丹铅总录》:甘氏曰:“日一星在房之西,氐之东。日者,阳精之宗也,为鸡二足,为乌三足,鸡在日中而乌之精为星,以司太阳之行度,日生于东,故于是位焉。月一星在昴毕间,故昴毕之间为天街,黄道之所经也。月者,阴精之宗也,为兔四足,为蟾蜍三足,兔在月中,而蟾蜍之精为星,以司大阴之行度,月生于西,故于是”在焉。日精在氐、房,月精在毕、昴,自司其行度,而氐、房、昴、毕乃黄道之所经,不得而司之。

  范育曰:“日出于卯,卯之属为兔,而兔之宅乃在月中。

  月出于酉,酉之属为鸡,而鸡之宅乃在日中。是谓阴阳之精互藏其宅。”

  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亭。”山谷、须溪皆称其可字之妙。按《佛祖统祖》载:“宋文帝大会,沙门亲御地筵,食至良久。众疑日过中,僧律不当食。帝曰:‘始可中耳’。生公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可中,何得非中’?遂举箸而食。”禹锡用“可中”字本此,盖即以生公事咏生公堂,非杜撰也。彼言“白日可中”,变言“明月”可中,尤见其妙。

  ▼日月部外编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𤟇,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注〉言鹓主察日月出入,不令得相间错,知景之短长。

  《大荒西经》“有国名曰淑士,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注〉言察晷度之节,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巨日月所入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起世经》:“日天宫殿正方如宅,遥看似圆,一面两分皆天金成,一面一分天颇梨成。有五种风吹转而行:一、持、二、住、三、随顺转、四、波罗呵迦,五、将行。”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二分天银、一分天青琉璃,亦为五风摄持而行。

  《洞冥记》:黄安坐一神龟,广二尺。人问:“子坐此龟几年矣?”对曰:“昔伏羲始造网罟,获此龟以授吾,吾坐龟背已平矣。此虫畏日月之光,二千岁即一出头。”

  《拾遗记》:“帝尧登位,有巨查浮于西海,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

  瀛洲,悬火精为日,刻黑玉为乌,以水精为月,青瑶为蟾兔,于地下为机棙,以测昏明,不亏弦望。

  《云笈七签》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也。”纵广二千三十里,金物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青黄赤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朱衣之服,其花同衰同盛。日行有五风,故制御日月星宿,游行皆风梵其纲。金门之上,日之通门也。金门之内有金精冶炼之池,在西关左之分。故立春之节,日更炼魄于金门之内,耀其光于金门之外,四十五日乃止。顺行之洞阳宫,洞阳宫,日之上馆也。立夏之日,止于洞阳宫,吐金冶之精,以灌于东井之中,沐浴于晨晖,收八素之气,归广寒“之宫也。”月晖之围,纵广二千九百里,白银瑠璃水精映其内,城郭人民与日宫同有七宝浴池,“八骞之林生乎内。人长一丈六尺,衣青色之衣,常以一日至十六日,采白银瑠璃,炼于炎光之冶,故月度盈则光明。比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于骞林树下采三气之华,拂日月之光也。秋分之日,月宿东井之”地,上广灵之堂,乃沐浴于东井之池,以炼日魂,明八朗之芒,受阳精日晖,吐黄气于玉池,诸天人悉采玉树之华,以拂日月之光,月以黄气灌天人之容。故秋分是天人会月之日也。

  《老子历藏中经》:“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日姓张,名表,字长史。月姓文,名申,字子光。”

  西王母夫人“两乳者,万神之精气,阴阳之津汋也。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

  西王母字偃昌,在目为日月,左目为日,右目为月,两目神六人,日月精也。

  《裴君传》太素真人教裴君二事为真人之法曰:“旦视日初出之时,临目闭气十息,因又咽日光十过,当存令日光霞使入口中,即而吞之。毕,仍存青帝君,从日光中来,在我之左。次存赤帝君,从日光中来,在我之右。次存白帝君,从日光中来,在我之背。次存黑帝君,从日光中来,在我之左手上。次存黄帝君,从日光中来,在我之右手上。五帝都来。乃又存阳燧绛云之车,驾九龙从日光中来,到我之前,仍与五君共载而奔日也。”裴君止于空山之上,修行精思,一年之中,髣髴形象。二年之中,五帝俱乘日形,见在左右。三年之中,终日而言语笑乐。五年之中,五帝、日君遂与裴君骖乘飞龙之车,东到日窟之天,东蒙长丘大桑之宫,八极之城,登明真之台,坐希琳之殿,授裴君以挥神之章、九有之符,食青精日炲,饮云碧元腴,于是与五帝、日君日日而游,此所谓奔日之道也。日中亦有五帝,一曰日君。《太上隐书中篇》曰:“子欲为真,当存日君,驾龙骖凤,乘天景云,东游希琳,遂入帝门。精思仍得要道,不烦名上清灵,列位真官。”乃执《郁仪文》第二事,为真人之法,日夕视月,临目闭气九息,因又咽月光九过,当存月光使入口中,即而吞之。“毕仍存青帝夫人,从月光中来,在我之左;次又存赤帝夫人,从月光中来,在我之右;次又存白帝夫人,从月光中来,在我之背。次又存黑帝夫人,从月光中来,在我左手上;次又存黄帝夫人,从月光中来,在我右手上。五帝夫人都来。乃又存流铃飞云之车,驾十龙从月光中来,到我之前。仍存五夫人共载而奔月也。”裴君止于空山之上,修行精思。一年之中,髣髴姿容。二年之中,五夫人遂俱乘月形,见在左右。三年之中,并共笑乐言语。五年之中,五帝、月夫人遂与裴君共乘飞龙之车,西到六岭之门、八络之丘、协晨之宫、八景之城,登七灵之台,坐太和之殿,授裴君流星夜光之章、十明之符,食黄琬紫精之炲,饮月华云膏,于是与五夫人夕夕共游,此所谓奔月之道也。月中亦有五帝夫人,《外经》云:日君、月夫人者,是少有髣髴也。《太上隐书中篇》曰:“子欲升天,当存月夫人驾十”飞龙,乘我流铃,西到六岭,遂入帝堂。精思乃见,上朝天皇。乃执结璘章。裴君白日精思对日存日中五帝君,夜则精思对月存月中五夫人,五年之中,日月精神并到,共乘飞龙,上游太元。

  “珍珠船,东华真人服日月之象,男服日象,女服月象,日夜不废,使人聪明,五藏生华。”太虚真人曰:“以月五日夜半,存日象在心中,日从口入,使照一心之内。”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