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笔记杂录 > 万历野获编 | 上页 下页
宗藩(3)


  【赵王监国】

  永乐二年,上在京师(今南京),以第三子赵王高燧留守北京;永乐八年改命皇长孙留守,而燧犹留行在,时皇孙睿龄十有三矣。至永乐廿一年,上在行在频以疾不视朝,中外事悉命皇太子决之。时仁宗英断,裁抑宦寺,而内臣黄俨、江保等,尤见疏斥,因日谗太子于上,赖圣明不能间,然亦稀得进见矣。俨素厚高燧,尝阴为之地,诈造毁誉传于外,谓上注意赵王,外结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举兵推赵王为主,因谋不利于上并皇太子。时钦天监官王射成与贤厚善,密告贤天象当易主,贤等谋益急,令兴州后屯卫军高正等连结贵近,就宫中进毒于上,候宴驾即劫收内库兵仗符宝,执文武大臣,令高正伪撰遗诏付中官杨宝养子,至期以御宝颁出,废皇太子而立赵王高燧为皇帝。时有常山护卫总旗王瑜者,高正之甥也,正密告之,瑜力谏不从,瑜遂非时上变。上览伪诏震怒,立捕杨养子斩之,命急捕贼,尽得之,召皇太子、赵王、勋臣、文臣等皆至。上御右顺门亲鞫之,上顾高燧曰:“尔为之耶?”燧战栗不能言。皇太子力解之曰:“高燧必不与谋。”上以王射成以天象诱人,先诛之,贤等更加穷治,勿令遽死,未几并其党悉诛。此事详见《实录》中,审尔,赵王之罪不容赦矣。郑晓《吾学编》叙此事,不云高正等谋弒,殊为失实。赵王以洪熙元年之国彰德,宣宗征汉庶人还师时,欲乘虚袭赵,以杨士奇力谏而止,似乎失刑。

  高正一作高以正,瑜后历官至都督佥事。

  【杨东里议赵王】

  宣宗之讨高煦也,回师欲袭赵,时杨荣极赞成之,赖杨士奇力谏而止,人称其功至今不衰。然士奇之志赞善梁潜墓也,云:“永乐十五年,车驾狩北京,上有疾,两京隔数千里,支庶萌异志者,内结权幸,饰诈为问,一二谗人助于外,会有陈千户事连梁潜,遂死非命,十六年九月十七也。”所谓萌异志者,盖指赵王高燧;权幸者,内臣黄俨、江保也。既谓赵有异志,何以力保其不反?且知梁潜之冤矣,何以自文皇崩后又相三朝二十余年,不一为潜白见冤状,使得昭雪于泉下耶?方仁宗监国时,潜又与士奇同为侍臣之副,殆不可晓。

  潜曾主永乐十三年会试,又主十五年应天乡试。

  【周定王异志】

  周定王橚,高皇帝第五子,高皇后出,初封吴,国于浙江之钱唐,继改封周,建国河南开封府。至洪武二十二年,自弃其国走凤阳,上命迁之云南,未行赦归,建文帝即位,王次子有□~FHSF;,告王谋逆,又窜云南。已召还留京师,比靖难师入,出见,文皇哀之,复封开封。王上书言汴城岁苦河患,上为营洛阳新宫。将徙封焉,未几又言河堤渐固,乞仍修旧宫以省烦费,上又从之。永乐十八年十月,护卫军丁奄三等,屡上变告王不轨,召至京师面诘之,示以告词,唯顿首称死罪,乃革其三护卫放还。夫定王世所称贤者,而举动乃尔,其初有□~FHSF;蜚语,尚云方、黄造谋,继而再告,输伏无辞矣,岂非瞰六飞屡驾,复袭壬午故事耶?且当太祖在御,不俟父命,擅离封域,既而倏请洛阳,仍乞大梁,何其躁动耶?再窜滇南,终保禄位,幸矣。

  【藩府再建】

  太祖第七子齐庶人,之国山东青州府,建文中以嫌死,国除,而太宗第二子汉庶人即封其地,未行而改乐安州,后宪宗第七子又国于此,是为衡恭王,传至今。第八子潭王,封湖广之长沙府,后坐妃事自焚,国除,仁宗第五子襄宪王又封其地,至正统间移襄阳,英宗第七子又国于此,是为吉简王,传至今。第十二子湘献王封湖广之荆州府,建文中坐嫌自焚,国除,至成祖靖难以太祖第十五子徙国其地,是为辽简王,传至隆庆二年,庶人宪〈火节〉以罪废不嗣,第二十二子安惠王之国陕西平凉府,寻以无子,国除,永乐中,以太祖第二十子封其地,是为韩宪王,传至今。第二十四子郢靖王,之国湖广之安陆州,无子国除,仁宗第九子封其地,是为梁庄王,又以无子国除,至宪宗第四子献皇帝,复于安陆建国,世宗龙飞,升为兴都承天府。懿文太子第四子衡王,永乐中降封怀恩王,建国江西建昌府,未几废之,后为仁宗第六子荆宪王封国,又改封湖广蕲州,至宪宗第六子又封其地,是为益端王,传至今。仁宗第十子卫恭王,建国河南怀庆府,未行薨,即改第二子郑靖王自陕西凤翔府徙国于此,传至今。英宗第五子秀怀王,之国河南汝宁府,无子国除,即以封第六子为崇简王,传至今。宪宗第五子岐惠王之国湖广德安府,无子国除,即以第九子寿定王补封其地,又无子国除,至世宗朝又以第四子封德安,是为景恭王,不数年薨,亦以无子国除。宪宗第十一子汝安王之国河南卫辉府,无子国除,弘治间又建兴府于此,献王以逼黄河为辞,乞改安陆,上允之,至今又为潞王府,则先帝穆宗之第四子,而今上之同母弟也,以万历十七年之国。按,安陆之封再绝,而兴邸肇开,遂为万世丰镐之地,德安之封再殄再续,而景王又世宗爱子,几有夺嫡之渐,终以胙土不嗣。盖废兴莫非天意,不皆地灵也。

  按,太祖第五子初封吴王,旋改封周,盖以上霸府初开,曾以吴王纪号,故亟更之也。至懿文第三子允熥又封吴王,何耶?不可谓非方、黄诸公之失矣。又如宪宗于景泰中从太子降封沂王,英宗复辟,太子反正,则沂亦青宫潜邸,不宜再封,至泾简王为宪宗第十二子,弘治十五年又之国沂州,宪宗初被废,虽不入沂,然景帝时给事中徐正曾密疏欲出太上及沂王于沂州矣。此等嫌疑之地,即不封建亦可。是时刘晦庵当国,李西涯、谢木齐为佐,何以不商及此。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